搜尋結果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

摘要

台灣在2005年第七次修憲以前,政黨名單立委(又稱「不分區立委」)的設計已存在,但選民只能針對區域立委投票。改制後,選民擁有兩張選票,可分別投給其偏好的區域立委及政黨。本文認為選制改革後的政黨有動機在政黨名單提名「優質候選人」以贏得選民支持。本文針對1992至2024年共十次立委選舉,分析選舉公報上政黨名單候選人的背景資訊,並特別聚焦在國內主要政黨的人才甄補。研究發現,整體而言選制改革後,各政黨提名更多高學歷候選人,降低現任立委的提名,增加更多元專業人士及社會團體的提名。然而,從比較「實質名單(安全名單)」與「象徵名單(不安全名單)的差異來看,無論改制前後,各政黨偏好將現任立委列入實質名單。此外,若僅檢視國內主要政黨,特別是國民黨及民進黨兩大政黨來看,選制改革後,他們不僅增加專業人士及社會團體代表的提名,各職業代表分配在實質或象徵名單之間也沒有顯著差異,這顯示主要政黨的確在改制後甄補更多元的社會代表。然而,資深立委及具地方、黨內派系背景者進入實質名單機率仍較高,這顯示政黨名單在改制後仍未完全擺脫平衡黨內政治勢力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