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

摘要

過去文獻認為,地方民意代表採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SNTV)的選制較重視選人不選黨,但由於地方政治人物的屬性多元又相互關聯,本研究以縣市議員選舉為例,採用網路調查結合聯合實驗設計,可區分出選民在投票抉擇時哪些個人屬性較重要;另一方面,代表正面黨性的政黨認同影響雖然仍有其解釋力,但「負面黨性」又是如何影響投票抉擇近來頗受討論,選民有無負面黨性與候選人個人屬性偏好的交互影響,更是本文關心的焦點。
本研究發現,多數臺灣選民心中偏好的地方民意代表個人屬性是較年輕、有政治經驗、未涉貪腐、在地人、學歷不低,卻不見得討厭政二代。若加入負面黨性的觀點,對選民的投票行為可以得到更充足的解釋,意即負面黨性使得大多數選民對地方民意代表的政黨標籤仍是敏感的,而不只是單純進行真誠投票,有人甚至會因政黨標籤投給涉及貪腐的候選人;另無特定政黨傾向的選民中,討厭泛綠的比例高於討厭泛藍,此應是目前執政黨的警訊。本研究對於政黨在地方選舉的提名策略亦具啟發性,能夠了解不同黨性族群的期待,推出迎合民眾偏好的候選人,適可促進民眾更積極參與地方選舉投票。

摘要

本文以八十三年臺北市選舉各投票所之候選人得票紀錄分析選民對各政黨市長和市議員候選人分裂投票的現象。首先以各里各政黨市長和市議員候選人之得票率差距為依據將臺北市435個里歸納成為五個政治類型,再引用各里人文區位資料就各類型進行相關因素描述。其次再用固定樣本連續訪問的抽樣調查資料針對選民分裂投票的行為進行較深入的統計分析。經過對數成敗比模型的比較之後發現在控制性別年齡籍貫和教育程度之後,政黨認同強度影響分裂投票的行為最大,其次是候選人的形象,選民統獨立場亦有相關,至於挨群意識則和人口特徵重疊而不顯著。

摘要

本文首先從引介心理分析的「情結」概念開始,然後配合歷史背景與李登輝繼任總統以後的政黨消長、統獨議題與所謂「台灣結」與「中國結」論爭等,進一步說明當前流行所謂「李登輝情結」的政治心理現象。其次,本文從選舉調查的經驗資料,將「李登輝情結」的政治心理加以操作化測量,從而觀察分析選民對李登輝作為台灣人第一位總統所刺激引導的「李登輝情結」心理取向,究竟受到什麼因素影響,又是否決定他們的黨派投票抉擇。本文資料分析的結果發現,選民對李登輝懷抱不同的一種情結心理,主要是因為省籍、教育程度與政黨認同傾向等因素的差異所致。此外,雖然在台灣省長與台北市長選舉時,候選人的選舉訴求都環繞在「批李、反李登輝」與「擁李、追隨李登輝」上,但資料分析的結果也顯示:假定一併考慮選民的政黨認同傾向、對候選人與政黨的評估時,選民的「李登輝情結」對他們的黨派選舉抉擇,只具有「不太顯著的」直接影響效果而已。本文的分析最後指出,選民的「李登輝情結」心理,確實是構成選民評估候選人與政黨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而對選民最後的黨派投票抉擇,具有重要而顯著的間接影響效果。

摘要

過去對於在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下,有關政黨因素如何影響選舉抉擇一直缺乏有系統的研究及瞭解。傳統的說法是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傾向於促成以候選人為中心的競選方式、並因而減少政黨考慮的重要性。本篇論文主張政黨因素可能會導致選民作出各種不同方式的決策;在一些案例中,政黨因素扮演過濾性因素,但在其他案例中,當選民願意在選票平衡的考慮下遵守其政黨的指示時,政黨便成為最主要的因素。本篇論文依照政黨因素產生其作用的不同方式,將選舉抉擇分成四個不同類型,而這樣的分析架構是採用1991年到1992年全島性選後調查的初步嘗試。

摘要

預測選舉是個普遍存在的興趣,不論基於好奇心的滿足或實用的考慮,選舉預測都是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本文以Kelley及Mirer(1974) 所發展的選民決策模式作基礎,略作修訂,以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在不同選舉前所做的調查來預測台北市長、台灣省長、及總統選舉的結果,並與選後的資料對照比較。預測的結果有些與真實投票結果有相當的差距,有些則極接近投票的結果,效果並不穩定。改良Kelley與Mirer理論並將之應用於台灣選舉的模型並不成功。在各種嘗試中,有時是最接近Kelley與Mirer原來設計的「選人模型」有比較好的預測力。但「選黨模型」也有表現比較好的時候。這樣的結果也許在告訴我們:預測選舉結果,模式不只一個。而從事不同的選舉之預測,要先從各該選舉的外部環境條件來判斷與使用適當的模式,較能奏功。

摘要

本文試圖描繪出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支持李登輝選民的圖像,並探討影響選民支持李登輝與否的因素。經概率比卡方值對各因素與投票分佈的交叉分析,結果發現高年齡、低學歷、農民和家庭主婦,以及非都會地區的選民,有較高比例支持李登輝;相對地,年輕、高中以上學歷、外省籍、民營事業受雇者和學生,以及都會地區的選民,支持李登輝的比例較低。此外,在控制人口基本資料後,經對數成敗比模型 ( Logit Model ) 檢驗影響選民支持李登輝與否的主要因素,並以最大概似法評估各影響因素的輕重與方向,發現候選人形象和政黨認同是影響選民支持李登輝與否的顯然重要因素,而候選人形象的影響力又比政黨認同來得高。

摘要

就臺灣過去的選舉經驗來看,能夠在選舉中進行有組織配票的政黨,僅有國民黨 而已,也因此讓國民黨藉由配票而降低每一席次的取得成本,享有「超額代表」的利益;而 在野黨由於欠缺同樣的組織,只能寄望於選民的「自動配票」,無法由政黨主導。 84 年立 委選舉,新黨為避免遭受「低度代表」的損失,發展出迥異於國民黨「責任區」的新式配票 法:平均配票。而從選舉結果來看,新黨實施平均配票的選區,幾乎大獲全勝,只有臺北縣 落選兩席而已,但平均配票何以成功的原因?以及是否只要提名人當選就是平均配票的成功 ?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的討論。 在本文中,筆者首先就平均配票的決策過程進行討論,繼而探討平均配票的效果,以及影響 平均配票效果的變數。最後則針對未來有意使用平均配票策略的政黨提供策略上的建議。

摘要

本文利用跨時性的資料檢視台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以及分析影響不同政治世代選民政黨認同的因素。檢視1992、1995以及1998年的調查研究資料顯示:台灣地區三個政治世代的選民,對國民黨認同的分布,是相當穩定的。而年長的世代,其穩定的程度,又較年輕世代的選民爲高。就民進黨的認同者而言,三次訪問中,民進黨的認同者持續成長,不過,年長者認同民進黨的比例較少。 當考慮了省籍因素後,我們發現:就本省閩南籍的選民而言,他們對國民黨的認同比例非常穩定,而他們對民進黨的認同則持續增加。新的政黨對本省第一代的選民,較不具吸引力的。本省第二代對新黨的支持程度相當低,不過,對民進黨的支持程度在1998年卻超過了國民黨。本省第三代選民則在1995年給予新黨相當的支持。就所有外省選民而言,他們在1992年認同國民黨的比例超過八成,到了1995年則減少了一半,1998年則回升至六成多。外省選民對民進黨歷年的平均支持,不到5個百分點。而他們對新黨支持度在1995年與1998年之間也有顯著的變動。就各政治世代跨時比較而言,我們發現:對第一代選民而言,影響他們對國民黨的認同的重要因素是「中國人」的自我認定。而偏向獨立的統獨立場,影響第一代選民對民進黨認同的傾向較顯著。就第二代選民而言,他們傾向利用統獨立場來決定他們對國、民兩黨的認同。至於第三代選民,則傾向的獨立的立場以及「台灣人」自我認同,是影響他們對民進黨認同的重要因素。

摘要

目前國內兩個主要的政黨,皆將民意調查作爲决定政黨提名的正式機制。國内政黨在提名候選人時引進民意調查,其主要的理由有二:一是試圖縮短黨意與民意的落差,以期能提名更適當的候選人而在選戰中獲勝;二是欲藉此消弭黨內初選時賄選、買票的風氣,以及「人頭黨員」、「口袋黨員」對初選所可能造成的扭曲。本文以1998年民進黨立委提名黨内初選所首度正式採行的民意調查進行個案研究。研究結果發現,民意調查並不一定能達成上述的目的,甚至初選的成績與選舉的結果之間可能還會產生重大的落差。

摘要

台灣的政黨體系在2000年總統選舉之後經歷重大的變化,在此變化的過程當中,民衆與政黨之間的連結關係也跟著改變。本文透過面對面訪問的調查資料,以及焦點團體訪談資料,探索在此一時期政黨認同的社會基礎,以及民衆心目中的政黨形象。本研究發現民進黨在赢得總統選舉後已經成爲民衆認同比例最高的政黨,而且民進黨、國民黨與親民黨三個主要政黨的社會基礎也有所不同。其次,民衆心目中的政黨形象呈現多樣化,包含對政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正負面評價與期待,並且因爲民衆的政黨支持屬性不同而有所不同。最後,本研究也指出面訪資料與焦點團體訪談可以相互配合運用,將有助於重要概念的瞭解,是一項可以採行的研究策略。

摘要

近年來,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分屬不同政黨所掌控的「分立政府」(divided government)似乎已逐漸成爲我國各級政府的常態。鑑於分立政府的理論意涵及其對於實際政治運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文嘗試探索形成我國中央層級分立政府的成因。直言之,選民是否蓄意投票支持不同政黨的總統與立法委員,企圖使得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分別由不同朝野政黨掌握而相互制衡;或者,選民投票行爲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但卻無意間促成分立政府的出現。本文嘗試參酌相關文獻著作,綜合各家觀點,橐整研究脈絡,以作爲探討我國選民投票行爲與中央層級分立政府研究的基礎。本文分析「2001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民國九十年立法委員選舉全國大型民意調查研究」資料,探討選民個人的分立政府「分權制衡」心理認知等變數,是否對其投票穩定度有所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選民的省籍、政黨認同、族群認同,以及分立政府制衡觀念等因素,係影響其投票穩定程度,進而形成我國中央層級分立政府的重要變數。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選民針對經濟情況的評估是否會影響到投票抉擇呢?也就是在台灣選舉中,隨著經濟環境的惡化,選民是否具備經濟投票的行爲呢?當選民認爲經濟不好時,是否會用選票來懲罰執政黨?透過以下幾方面,本文將探討經濟情況的評估與投票抉擇的關係、歸因理論、經濟投票異質性。研究發現爲在2001年的立委選舉調查資料中,選民針對個人與國家經濟情況的評估,不論是回顧或前瞻的經濟評估,皆與投票抉擇之間存有顯著的差異。然而在投票模型中,個人與國家的經濟評估並不是主要影響投票抉擇的因素。在台灣選民的投票考量上,政黨認同、統獨立場仍是主要影響選民投票決定的主要變數。因此利用歸因理論與樣本篩選,本文發現一群具有經濟投票特質的選民,而他們的投票抉擇則是受到針對國家經濟情況所做的評估影響。不過,在經濟投票異質性的檢驗上,政治信任感與選民針對國家經濟情況之評估,兩者間並不存有交互作用。換言之,經濟評估對投票抉擇的影響並不受政治信任感的影響。由以上的討論,可以得知台灣選民經濟投票行爲存有異質性,但是是何種變數影響所致,仍有待後續研究探討之。

摘要

政黨認同的概念與測量,已成為台灣研究投票行為的重要解釋變項,也協助台灣的選舉研究累積了相當豐碩的成果。但是以台灣地區1980年代以前一黨獨大以及其後的多黨出現,政黨認同對於選舉政治的解釋力如何存有許多爭議,而選民是否能夠對政黨形成如美國學者所定義之長時期穩定的「認同」也需要深入探究。因此,在台灣的投票行為研究中,經常出現諸如:「政黨認同」、「政黨偏好」、「政黨支持」、「政黨傾向」、「黨性」、以及「黨籍」等不同名詞,來解釋選民的投票行為,不過,何者最適合在台灣應用,則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運用焦點團體研究法,針對選民對各黨的形象作系統性的探索,以期發現政黨在民眾心目中的差異之處。在本研究,我們將台灣民眾眼中的政黨異同之處清晰呈現,期望為釐清政黨認同這個概念提供一個可能的分析基礎,並增進其在台灣選舉研究中之應用。

摘要

「政治功效意識」可說是僅次於政黨認同外,相當受到學界關注的研究範疇(Abramson, 1983 : 135)。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台灣民眾政黨輪替前後政治功效意識的持續與變遷、以及影響之因素。 就政治功效意識的趨勢變化上,本研究發現,民眾的內在功效意識,長期趨勢較為穩定,但呈現略微衰退的現象,而外在功效意識則在政黨輪替之後出現了顯著的正成長,顯示民眾對於政治體系回應力的感受,在象徵邁向民主鞏固的首次政黨輪替後,產生了系統性的改變,從政治文化角度而言,此對於我國民主政治的未來發展,無疑帶來正面與積極的訊息,但另一方面值得憂慮的是,大多數的民眾自認為對於政治過程的瞭解能力,仍較為不足。 進一步探討影響民眾政治功效意識的因素,筆者發現,「內在功效意識」所指涉的是民眾長期且穩固的心理態度,跨年影響的因素與方向相當一致,但近年來開始與特定的政治價值出現關聯性;至於「外在功效意識」則是主要隨著個人所屬的社會團體,包括原生的省籍背景,及政黨認同與統獨立場等政治價值,在既有體系的相對政治位置而定。另外也嘗試對於內在功效意識與外在功效意識提出理論上的連結,希望能提供往後相關研究者另一個思考方向。

摘要

本文以「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爲例,檢證其政黨認同的測量方式,在認同強弱度上與選民的相關政治態度及政治行爲是否符合「遞移性」的假設;其次,以個別政黨喜好差異來檢證選民在認同方向上是否具有「多面向性」;最後,嘗試建構單一面向的「藍綠政黨喜好差異指標」,以提高選民投票行為的解釋力。研究結果顯示,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的政黨認同測量方式,在認同強弱度的測量與分類上,不論與選民的政治態度、政治涉入還是投票行爲上,皆符合遞移性的假設。而在多面向的檢證上,則有二成以上的選民同時給予兩個以上政黨相同最高的喜好分數,尤其是以泛藍或泛綠政黨評價一致最高最常見,此外,以政黨喜好差異來進行測量,將可有效降低民眾持中立態度一成以上的比例。至於本文提出以泛藍、泛綠爲基礎的「藍綠政黨喜好差異指標」,不但與選民的投票抉擇有更高的關連性,其單一面向的強弱度亦對選民投票抉擇具有更佳的遞移性,提供解釋選民投票抉擇的另一項新選擇。

摘要

2008年總統大選,是台灣總統直選以來,首次出現大規模且顯著的性別差異,女性選民以選票支持馬英九,影響了此次總統大選結果。本研究試圖探討此次投票性別差距的主因,透過理論探討,本文進行資料分析,首先比較了一般投票研究中的相關解釋因素-候選人、政策議題、個人社會經濟條件、與政黨認同,是否存在性別差異;再者,透過Logit Model分析,檢視這些因素的性別差異,是否爲解釋投票性別差異的主要因素。研究發現,雖然兩性在候選人評價、某些政策議題、部分社會經濟條件,以及政黨認同上,皆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自變數確實存在性別差異),然而不必然會完全轉化爲投票上的性別差異。解釋兩性投票性別差距的主要因素,在於男性相對於女性更會受到政黨認同的影響,女性相較於男性不認同泛綠,即使認同泛綠的女性也較男性有跨黨投票的傾向,此解釋了兩性投票差異的結果。本文進而分別檢視政黨認同與候選人因素,以及政黨認同與政策議題的關係,資料結果顯示,候選人因素並非是政黨認同性別差異影響投票性別差異的原因;相對地,在社會福利以及環保經濟政策議題上,女性選民與藍綠政黨較爲等距的關係,也可能會鬆動既有政黨認同對投票的影響力,或許是進而造成投票性別差異的背後原因。

摘要

本研究以定群追蹤樣本分析跨2004到2008年立委選舉時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穩定與變遷,研究結果有幾點值得注意的發現:首先,選民過去的政黨認同,以及短期的對政黨或政治菁英表現的評價、議題立場,對於選民現在的政黨認同都產生影響,顯示選民的政黨認同,同時受到穩定與變遷的兩個趨力的影響。其次,過去的政黨認同對現在政黨認同的影響,因不同的世代而有異,對第一世代的影響最大,對第三世代的影響最小,顯示第一世代政黨認同最爲穩定,第二世代次之,而第三世代最不穩定。第三,選民的政黨認同基本上還算穩定,有大約61.3%的人維持其政黨認同,而在政黨認同不穩定的選民當中,小黨偏好者較可能往大黨變動,且此一變動是沿著藍綠的界線,也因此,本研究推論在台灣的政黨政治體系裡,以省籍、族群與統獨爲基礎的藍綠(或說國民黨與民進黨)可能是大多數選民長期穩定的認同對象,這極可能是受到來自於個人在成長經驗當中的政治社會化影響,而這一個政黨認同的架構,極可能被新選舉制度進一步增強。那麼,在選制不再進一步修正,且沒有新議題成爲顯著的政治分歧的狀況下,台灣選民的政黨認同狀況有利於兩黨政治的形成。

摘要

本研究旨在檢閱獨立選民研究文獻的爭議、區辨台灣的獨立選民、進而探討其投票模式的差異。藉由「2005年至2008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Ⅳ):民國九十七年總統選舉面訪案」提供之資料,經由統計分析,本文初步研究發現如下:首先,有關獨立選民的文獻存在至少三項爭議,包括獨立選民的形象與類型、對獨立選民的測量與操作化,以及如何解釋獨立選民的成因。其次,在台灣的純獨立選民與有政黨偏向的獨立選民無論就人口學背景或是政治態度以及政治行爲來看,皆有顯著的差異。第三,雖然獨立選民沒有長期的政黨認同,但是短期的政黨喜好度以及對候選人的整體評價皆顯著影響其投票抉擇。此外,回溯投票因素對兩類選民卻有不同的效果,初步發現執政滿意度的評價對有政黨偏向的獨立選民會產生較強的影響力;而純獨立選民則對候選人的總體評價似乎給予相對較高的比重,政黨喜好度因素對這兩類選民的影響力並沒有顯著差別。

摘要

從《美國選民》一書出版以來,政黨認同一詞即被各界廣泛引用,是解釋選民長期投票行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將這個概念運用於台灣時,人們會發現仍有些不足之處。本研究認為台灣選民的整體投票行為,除了受到政黨認同的影響之外,還有對特定政黨不認同的因素。特定政黨不認同是選民對於某一特定政黨長時間、持續、且不輕易改變的厭惡情感,無論如何絕對不會支持這個政黨。文獻和質化研究都顯示,台灣選民特定政黨不認同態度的形成因素主要是國家認同、族群意識以及政黨形象。根據這些結果,本研究設計題組量表測量選民對特定政黨不認同的態度,並將選民投票行為與「絕不投票支持某政黨」的行為相對照,實證結果顯示此一測量有很好的效度與信度。其次,本研究結合傳統的選民政黨認同與特定政黨不認同兩項觀察變數成為一個新的政黨認同變數,進一步觀察與解釋台灣選民對政黨的態度及其投票行為。電話調查結果顯示46.3%的台灣選民有絕對不會投票支持某一個政黨的行為,而新的政黨認同指標與選民的投票行為相當一致,在解釋台灣選民投票行為的分類與判斷方面不但有效,而且是一個相當具有說服力的指標。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不同的人際互動關係之下,是否會影響民眾的政治表達?不同於以往研究政治參與偏重的「社會人口因素」(sociodemographic factor)與「政治動員」(political mobilization)等解釋途徑,本文援引「交叉壓力」(cross-pressures)作為研究架構,分析在2008年立法委員競選期間,個人處於交叉壓力之下,特別是自己的政治立場與其他家人不同時,對於意見表達的影響。作者採用「2005年至2008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II):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TEDS2008L)資料,將民眾區分為四種類型,以「政黨認同」(party identification)作為「意見表達」的代理變數,利用「雙變數交叉分析」(cross-tabulation analysis)與「多項勝算對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進行檢證,探討四種類型選民與政黨認同意見表達的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在考量其他變數的效應之下,四種類型民眾與意見表達的關係,大致相符研究預期。換言之,儘管若干民眾抱持特定政治偏好與立場,然而受到交叉壓力的影響,因此在面訪調查時,往往委婉拒絕表達政治態度或者表示其政黨偏好,並回答不支持任何朝野政黨,而被歸類為屬於政治中立的獨立選民。這印證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設:在社會人際網絡中,較能處理交叉壓力的選民,其從事政治表達的機會較高;反之,較無法處理交叉壓力的選民,其直接表達政治立場的可能性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