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
- 負面黨性如何影響臺灣民眾選擇 地方民意代表?應用網路調查結合聯合實驗設計探索投票行為
- 張順全、莊文忠
- 2024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過去文獻認為,地方民意代表採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SNTV)的選制較重視選人不選黨,但由於地方政治人物的屬性多元又相互關聯,本研究以縣市議員選舉為例,採用網路調查結合聯合實驗設計,可區分出選民在投票抉擇時哪些個人屬性較重要;另一方面,代表正面黨性的政黨認同影響雖然仍有其解釋力,但「負面黨性」又是如何影響投票抉擇近來頗受討論,選民有無負面黨性與候選人個人屬性偏好的交互影響,更是本文關心的焦點。
本研究發現,多數臺灣選民心中偏好的地方民意代表個人屬性是較年輕、有政治經驗、未涉貪腐、在地人、學歷不低,卻不見得討厭政二代。若加入負面黨性的觀點,對選民的投票行為可以得到更充足的解釋,意即負面黨性使得大多數選民對地方民意代表的政黨標籤仍是敏感的,而不只是單純進行真誠投票,有人甚至會因政黨標籤投給涉及貪腐的候選人;另無特定政黨傾向的選民中,討厭泛綠的比例高於討厭泛藍,此應是目前執政黨的警訊。本研究對於政黨在地方選舉的提名策略亦具啟發性,能夠了解不同黨性族群的期待,推出迎合民眾偏好的候選人,適可促進民眾更積極參與地方選舉投票。
本研究發現,多數臺灣選民心中偏好的地方民意代表個人屬性是較年輕、有政治經驗、未涉貪腐、在地人、學歷不低,卻不見得討厭政二代。若加入負面黨性的觀點,對選民的投票行為可以得到更充足的解釋,意即負面黨性使得大多數選民對地方民意代表的政黨標籤仍是敏感的,而不只是單純進行真誠投票,有人甚至會因政黨標籤投給涉及貪腐的候選人;另無特定政黨傾向的選民中,討厭泛綠的比例高於討厭泛藍,此應是目前執政黨的警訊。本研究對於政黨在地方選舉的提名策略亦具啟發性,能夠了解不同黨性族群的期待,推出迎合民眾偏好的候選人,適可促進民眾更積極參與地方選舉投票。
- 分裂投票:八十三年臺北市選舉的實證分析
- 洪永泰
- 1995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 「李登輝情結」與省市長選舉的投票行為:一項政治心理學的分析
- 徐火炎
- 1995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臺灣選民在國會選舉中的政黨選擇:二屆國大選舉之個案分析
- 朱雲漢
- 1996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 選舉預測:一組簡單理論的檢驗
- 劉義周
- 1996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影響選民投票支持李登輝與否的因素
- 廖益興
- 1996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新黨平均配票策略效果之研究--以八十四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
- 包正豪
- 1998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 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
- 陳陸輝
- 2000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我國「獨立選民」的發展與變遷﹙1989~1999﹚
- 莊天憐
- 2001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 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面訪與焦點團體訪談的結合
- 游清鑫
- 2002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我國選民「分立政府」心理認知與投票穩定度:以2000年總統選舉與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
- 吳重禮、王宏忠
- 2003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 經濟評估與投票抉擇:以2001年立委選舉為例
- 王柏耀
- 2004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 台灣民眾眼中的政黨-一個焦點團體研究法應用實例之初探
- 鄭夙芬
- 2004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台灣民眾政治功效意識的持續與變遷:政黨輪替前後的分析
- 黃信豪
- 2005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之政黨認同測量的探討
- 蕭怡靖
- 2009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 她們為什麼投給馬英九?探討2008年總統大選的性別差距
- 楊婉瑩、林珮婷
- 2010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 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穩定與變遷:定群追蹤資料的應用
- 盛杏湲
- 2010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獨立選民的類型及其投票行爲:台灣2008年總統選舉的觀察
- 王中天
- 2010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關鍵詞
- 特定政黨不認同:台灣地區民意調查中關於政黨認同的新測量工具
- 莊淑媚、洪永泰
- 2011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交叉壓力、意見表達與政黨認同: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實證分析
- 劉自平、吳重禮、戴士展
- 2012年11月29卷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