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瀏覽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期刊瀏覽 navigate_next 歷期出版 navigate_next 第三十一卷第一期 navigate_next 1970年代國民黨派系替代政策重探:兼論1977年黨外崛起的因素

1970年代國民黨派系替代政策重探:兼論1977年黨外崛起的因素

  •  陳佳德
  •  2023年05/01月  

    30卷 1期

     

    頁:89-144

  •  10.6612/tjes.202305_30(1).0003

摘要

本文以臺灣省議會為中心,藉由1972年和1977年兩次省議員選舉時,國民黨的提名策略和選舉結果,重新探討國民黨在1970年代推行的派系替代政策內涵,藉此修正。1972年地方選舉時,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和臺灣省議員選舉全面推動派系替代政策,藉由拔擢青年才俊的名義,大規模淘汰地方派系背景的政治人物。其中,在臺灣省議員方面,主要是淘汰1968年以前當選的臺灣省議員,藉此打擊當時存在於臺灣省議會的跨縣市地方派系聯盟。在此政策下,已經擔任2屆以上的臺灣省議員大部分未能連任,臺灣省議會出現顯著的世代交替,原本以黃朝琴—許金德—陳新發、林頂立—蔡鴻文為首的兩大跨縣市地方派系聯盟就此瓦解,國民黨對臺灣省議會的控制力得到強化。雖然國民黨對地方派系的打壓,使該黨動員力顯著下降,卻因當時缺乏全國規模的反對勢力,未影響國民黨的政治基礎。1977年地方選舉時,國民黨仍繼續打壓地方派系,並進一步扶植無派系背景的國民黨員,此時地方派系的反彈已經不如1972年地方選舉,除了少數縣市之外,並未出現地方派系倒戈支持黨外的現象,而國民黨的動員能力已經回升。然而,當時黨外成功動員超過7%過去未投票的新選民,使國民黨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敗,甚至導致多名地方派系出身的臺灣省議員落選,臺灣也從此形成了具有全國動員能力的反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