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瀏覽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期刊瀏覽 navigate_next 歷期出版 navigate_next 第三十一卷第一期 navigate_next 地方選舉「去政黨標籤化」的現象與詮釋: 以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為例

地方選舉「去政黨標籤化」的現象與詮釋: 以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為例

  •  莊文忠、張順全、林美榕
  •  2021年05月  

    28卷 1期

     

    頁:53-102

  •  10.6612/tjes.202105_28(1).0002

摘要

政黨透過選舉動員爭取選民支持,幫助候選人贏得勝選和培養政治人才,厚植政黨永續經營的實力。在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民進黨因在中央執政推動多項改革政策引發社會爭議,導致縣市長選舉的得票率下滑和席次大減;反觀國民黨則在「討厭民進黨」的政治氛圍和由高雄市引爆的「韓流」效應助攻之下,縣市長的得票率和席次均有所斬獲。從政黨政治的觀點來看,此次地方選舉中,在兩大政黨此消彼長的表象底下,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是,臺灣在經歷三次政黨輪替後,政黨在地方政治的勢力是否產生變化?地方選舉中去政黨標籤的議題,在總體資料的分析視角下,其反映的政治意涵又為何?
本研究主要以2018年地方選舉結果為例,綜合參採近10年地方選舉總體數據,以及交叉檢證同年與選舉同時舉行的全國性公民投票結果,說明如何輔以公投結果衡量選民的特定政黨認同(或不認同)及選民在議題上的意識形態。本研究利用描述性統計、資料視覺化、(偏)相關統計、區位迴歸、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檢視國、民兩大黨及無黨籍的候選人在各種地方選舉的得票差異性與關聯性。本研究發現,地方選舉中,越基層的選舉去政黨標籤化的現象越明顯,尤其是國民黨的標籤;政黨標籤仍會壓縮無黨籍候選人的得票空間,但政黨標籤在選舉中也可能被隱藏化;藉由選民的議題態度可輔助判斷其政治立場,建立「另類」的政治版圖;除縣市長選舉外,選民對特定政黨的議題認同是重要解釋變數,越支持國民黨主張的地方則越不會投給無黨籍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