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

摘要

從1990年代開始,陸續有許多國家採用不同配額制度,以鼓勵或達成更高比例的女性政治代表性,我國目前在地方議員選舉所採用的婦女保障名額制度即為其一。國外研究成果證實配額制度對於提升女性參政具正面效果,而國內研究針對我國女性參政的研究,也指出婦女保障名額制度對於女性參政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但既有女性參政研究中,鮮少有針對女性原住民議員參政的探討,在兼具族群和性別雙重因素的交織下,影響原住民女性選舉表現的因素,是否和漢人女性候選人相似?在選區規模小的情形下,原住民選區少有能夠適用婦女保障名額制度,反而很多選區是單一選區,但是從2002年至2018年的選舉結果看來,無論是參選人或當選人,原住民女性的參選和當選情形皆呈現成長趨勢。究竟婦女保障名額制度、政治因素或是候選人背景特徵能否解釋女性原住民之參政?本文以候選人為分析單位,藉由分析2002年至2018年地方議員選舉資料,發現多數參選的女性候選人都有社團參與或政治相關歷練的經驗,國民黨籍提名或推薦、現任者身分皆有助於原住民女性候選人的當選機會和提高得票率,此與既有針對全國女性直轄市和縣市議員的研究發現相同;而婦女名額保障制度的影響則展現在促進參選動機誘因上;呼應既有族群投票取向的發現,候選人的族裔也和其當選機會或得票率有顯著關聯,阿美族、排灣族和泰雅族身分有助於候選人的選舉表現;最後,女性特質和透過問政表現打破性別刻版印象,有助於原住民女性參選人的選舉結果。

摘要

本研究以八十六年台北縣縣長選舉為例並應用基模理論(Schema Theory)來探討四個主要研究問題:第一、女性候選人在選舉中可能面對的刻板評估;第二、政治知識高的選民是否較不會對女性候選人產生刻板評估;第三、女性候選人如何應用廣告策略來改變此刻板評估;第四、運用負面攻擊廣告可能對女性候選人產生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選民對男女候選人既存差異認知可能影響到選民對用基與謝深山之評估。選民認為周荃較有能力處理女性議題,但較無能力處理男性議題。另一方面,選民則認為謝深山一樣有能力處理女性議題與男性議題。選民政治知識的高低並沒有完全產生預期的影響。然而本研究也發現,周荃可以藉由競選廣告來減低選民對她的刻板評估。此外,運用負面廣告攻擊他位候選人對周荃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但是對謝深山與蘇貞昌則沒有產生任何評估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