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搜尋結果
搜尋結果
- Electoral Competition, Incumbency, News Coverage, and Prediction Market Pric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Campaign Contribut
- Chia-hung Tsai
- 2018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In a political campaign, candidates attempt to mobilize voters by using contributions from individuals, corporations, and political parties. It is an accepted fact of democracy that campaigns should attempt to outdo one another in both the amount they collect in contributions and what they spend on campaigns. Previous research has explored the incumbent advantage in campaign finance, but many interesting factors remain. For instance, is fund-raising aided by factors such as the closeness of an election or a candidate’s tenure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In this study, we explain campaign contributions using data from prediction markets and television news reports to account for variations in campaign spending.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cumbent advantage does indeed affect contributions and that DPP candidates outperformed other candidates in campaign finance. We also find that previous electoral margins and television news coverage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campaign donations, and that election betting has an impact on spending.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political party’s general campaign can influence the election race of an individual candidate, and that contributors tend to bet on likely winners, deepen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on competing political parties.
- 民粹主義與2020高雄市長罷免及補選
- 廖崇翰
- 2022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本文以兩筆資料進行罷免與補選的投票分析,一是蔡佳泓主持,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執行的「高雄市第3屆市長罷免案投票研究」,另一份是陳陸輝主持的「台灣選舉民主化調查」,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執行的「高雄市長補選案電訪」。研究發現,在罷免時期,民粹主義會受到選民的年齡與學歷的影響;在補選時期,民粹主義傾向會受到選民的政黨認同、台灣人/中國人認同、學歷及職業的影響。另外,高雄市民的民粹主義傾向不會影響他們的罷免投票抉擇,韓國瑜的施政滿意度是選民投下罷免票的主要原因;在補選時,民粹主義傾向愈低的選民會投給陳其邁,但民粹主義不會影響選民投票給李眉蓁。韓國瑜雖然在補選時有幫忙李眉蓁造勢,但並不會影響選民的投票抉擇。
- 台灣民眾的制衡觀與分裂投票:GSEM 方法之應用
- 林啟耀
- 2018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制衡觀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制衡觀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價值,也是解釋分裂投票的重要因素。2016年總統與立委選舉合併進行,隨著小黨林立、候選人參選爆炸,媒體認為這次是中央層級選舉分裂投票最激烈的一次。在討論制衡觀與分裂投票的關係時,不能忽略政黨偏好同時 影響這兩個變數所帶來的內生性問題。因此,本研究藉由TEDS2016的定群追蹤資料,重新分類民眾的制衡觀,並應用推廣之結構方程式模型(GSEM)方法應對內生性問題,驗證制衡觀與分裂投票的關係。
分析結果顯示,民眾的制衡觀的確顯著受到本身政黨偏好所影響,民進黨偏好者在過去比較支持制衡,但隨著民進黨執政,他們轉而不支持制衡;國民黨偏好者則剛好相反,在過去不支持制衡,但是隨國民黨敗選,他們轉而支持制衡。在投票決定方面,制衡觀雖然顯著影響民眾採一致投票或分裂投票,但是有較高機率採取民進黨一致投票的卻是轉向不支持制衡觀與穩定支持制衡觀的民眾,而這兩群民眾都是民進黨偏好者為主的族群。這意味著民眾制衡觀對投票行為的影響,反映出來的仍是他們本身的政黨偏好。上述結果顯示以制衡觀解釋分裂投票行為的確存在內生性問題,凸顯GSEM方法的必要性。本研究認為未來研究 在驗證制衡觀與分裂投票之間的關係時,仍需注意政黨偏好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
- 雙底冊電話調查的估計成效評估: 以選前調查為例
- 洪永泰
- 2021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資料分析首先提出雙底冊電話調查各種資料併檔方案的選擇,包括(一)住宅電話為主、手機為輔,(二)手機為主、住宅電話為輔,以及(三)兩個資料檔依據唯住宅電話、兩者都用、唯手機三個電話使用族群結構比例的估計併檔等。結果顯示,住宅電話和手機調查的樣本結構在基本人口特徵方面各有其系統性的偏差現象。在比對2016總統選舉、2018同婚公投、2020總統選舉等母體參數之後,本研究發現(一)住宅電話的原始資料估計成效最好。(二)依照戶籍資料加權之後,住宅電話資料反而惡化估計偏差,但是手機調查則估計成效略有改善。(三)手機調查受到「選樣偏誤」的影響,不但本身造成過度偏離母體參數的估計,還拖累和住宅電話併檔後的估計成效,使得雙底冊調查彌補涵蓋率缺失的善意功能得到「得不償失」的後果。
本文也期望後續研究可以往(一)住宅電話和手機調查中「兩者都用族群」的異同,(二)住宅電話和手機調查的模式效應,及(三)雙底冊電話調查在選舉研究之外其他領域的應用成效等方向發展。
- 不同抽樣底冊之選民母體與投票母體的輪廓分析:以2016年總統選舉民調為例
- 莊文忠、林美榕、洪永泰
- 2022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本研究的分析結果發現2016年總統選舉的選民母體與投票母體的差異不大。不過,利用不同抽樣底冊進行民意調查的樣本結構與這兩種母體並不完全一致,且無論是利用何種母體結構進行事後加權調整,對投票率、得票率和催票率的修正效果有限。因此,要解決民調結果與投票結果之間的落差,有關母體的定義或許並非關鍵,對抽樣底冊選擇、問卷題目設計、調查技術精進、訪問失敗減少等環節的檢討,可能才是治本之道。
- 解析台灣人/中國人認同:2000-2021年
- 鄭夙芬
- 2022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1970年代國民黨派系替代政策重探:兼論1977年黨外崛起的因素
- 陳佳德
- 2023年05/01月29卷 2期
摘要
- 非與選舉同時的公投參與: 比較台灣2018年與2021年兩次公投
- 吳柏均、徐永明
- 2023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問卷調查題型設計的效應檢證:以「政治知識」測量的隨機實驗為例
- 林美榕、莊文忠
- 2018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問卷調查係為了探詢受訪者對特定議題之意見、態度或行為,不但受訪者本身所擁有的相關訊息多寡可能影響其回答意願,題目與選項的設計型態也會左右受訪者的回答模式。有鑑於實務上大多數的問卷調查常囿於調查成本與問卷長度的考量,無法針對同一概念採取多元的題型設計,以確認受訪者在不同題型設計下的回答模式。因此,本研究乃採取實驗設計方式,以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 的政治知識測量題組為例,依據:(1)「開放VS.封閉」的題型設計,(2) 是否提供「無反應」選項,設計成四種不同版本的問卷題目。以大學生為施測對象,採取「後測控制組設計」(posttest-only control-group design),將不同問卷版本依實驗設計原理,隨機發放給學生填答,共計回收1,110 份有效問卷。
本研究結果有幾個發現:(1) 題型和無反應選項的設計的確會影響到受訪者的回答模式,封閉型的題目設計有助於增加受訪者的答對比例,同樣也會產生高於開放型題目的答錯率;(2) 開放型的題目設計,因無選項可供參考,也會降低受訪者的回答意願,因而有較高的無反應比例;(3)藉由題型和無反應選項的組合設計,可以較為精確地估計 Mondak(1999) 所建構之受訪者類型,但各類型的比例組合會因政治知識測量題目的難易而產生較大的變動。
- The Impact of Han Kuo-yu's Populist Rhetoric in the 2018 Kaohsiung Mayoral Election
- Nathan F. Batto
- 2021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 固樁或擴張?市議員地方建設建議事項的運用策略
- 李思婷
- 2022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 負面黨性與投票抉擇: 2004-2020年臺灣總統選舉的分析
- 李弘繹、張佑宗
- 2022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關鍵詞
- 雙底冊電話調查合併組合 加權處理之比較分析
- 侯佩君
- 2023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本文分析結果顯示:1.在雙底冊各自具有完整代表性且樣本數近乎等比例的條件下,採用一般的母體人口特徵變項來校正加權,不論是使用重疊設計或篩選設計來合併,因加權而增加的變異並不大,且僅事後分層組合估計的樣本估計值與其他合併組合有所差距。2.若雙底冊的樣本採用不等比例配置,以一個完整代表性底冊搭配另一個僅具有1/3或1/2樣本數的底冊,利用篩選設計、重疊設計的直接合併及有效樣本數合併等三種方式進行比較後發現,因應加權所衍生的加權耗損不大,而彼此之間在樣本估計值上的差異也很小。
- 影響臺灣民眾新聞迴避的原因以及其對個人民主態度的影響
- 王靖興
- 2023年11月29卷 2期
摘要
關鍵詞
- 負面黨性如何影響臺灣民眾選擇 地方民意代表?應用網路調查結合聯合實驗設計探索投票行為
- 張順全、莊文忠
- 2024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過去文獻認為,地方民意代表採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SNTV)的選制較重視選人不選黨,但由於地方政治人物的屬性多元又相互關聯,本研究以縣市議員選舉為例,採用網路調查結合聯合實驗設計,可區分出選民在投票抉擇時哪些個人屬性較重要;另一方面,代表正面黨性的政黨認同影響雖然仍有其解釋力,但「負面黨性」又是如何影響投票抉擇近來頗受討論,選民有無負面黨性與候選人個人屬性偏好的交互影響,更是本文關心的焦點。
本研究發現,多數臺灣選民心中偏好的地方民意代表個人屬性是較年輕、有政治經驗、未涉貪腐、在地人、學歷不低,卻不見得討厭政二代。若加入負面黨性的觀點,對選民的投票行為可以得到更充足的解釋,意即負面黨性使得大多數選民對地方民意代表的政黨標籤仍是敏感的,而不只是單純進行真誠投票,有人甚至會因政黨標籤投給涉及貪腐的候選人;另無特定政黨傾向的選民中,討厭泛綠的比例高於討厭泛藍,此應是目前執政黨的警訊。本研究對於政黨在地方選舉的提名策略亦具啟發性,能夠了解不同黨性族群的期待,推出迎合民眾偏好的候選人,適可促進民眾更積極參與地方選舉投票。
本研究發現,多數臺灣選民心中偏好的地方民意代表個人屬性是較年輕、有政治經驗、未涉貪腐、在地人、學歷不低,卻不見得討厭政二代。若加入負面黨性的觀點,對選民的投票行為可以得到更充足的解釋,意即負面黨性使得大多數選民對地方民意代表的政黨標籤仍是敏感的,而不只是單純進行真誠投票,有人甚至會因政黨標籤投給涉及貪腐的候選人;另無特定政黨傾向的選民中,討厭泛綠的比例高於討厭泛藍,此應是目前執政黨的警訊。本研究對於政黨在地方選舉的提名策略亦具啟發性,能夠了解不同黨性族群的期待,推出迎合民眾偏好的候選人,適可促進民眾更積極參與地方選舉投票。
- 台灣「政黨名單候選人」甄補之持續與變遷
- 廖育嶒
- 2024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台灣在2005年第七次修憲以前,政黨名單立委(又稱「不分區立委」)的設計已存在,但選民只能針對區域立委投票。改制後,選民擁有兩張選票,可分別投給其偏好的區域立委及政黨。本文認為選制改革後的政黨有動機在政黨名單提名「優質候選人」以贏得選民支持。本文針對1992至2024年共十次立委選舉,分析選舉公報上政黨名單候選人的背景資訊,並特別聚焦在國內主要政黨的人才甄補。研究發現,整體而言選制改革後,各政黨提名更多高學歷候選人,降低現任立委的提名,增加更多元專業人士及社會團體的提名。然而,從比較「實質名單(安全名單)」與「象徵名單(不安全名單)的差異來看,無論改制前後,各政黨偏好將現任立委列入實質名單。此外,若僅檢視國內主要政黨,特別是國民黨及民進黨兩大政黨來看,選制改革後,他們不僅增加專業人士及社會團體代表的提名,各職業代表分配在實質或象徵名單之間也沒有顯著差異,這顯示主要政黨的確在改制後甄補更多元的社會代表。然而,資深立委及具地方、黨內派系背景者進入實質名單機率仍較高,這顯示政黨名單在改制後仍未完全擺脫平衡黨內政治勢力之角色。
-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Trust of Taiwanese Students after Cross-Polity Contact
- Chia-chou Wang
- 2024年05月29卷 2期
摘要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trust among Taiwanese students after visiting mainland China symbol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PC’s political propaganda. This issue is critically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Taiwan’s democratic polity and hence warrants the close attention of supporters of democracy from around the world. A total of 516 Taiwanese youth who visited mainland China on exchange programs were studied. Four hypotheses were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theories of social contac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rational cho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students visited mainland China, the number of those with greater political trust in their home country was 13.46% higher than those with lower trust. The average chang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0.06. All four hypotheses were supported by empirical evidence. After the cross-polity contact, students’ perceived hostil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as reduced, or they we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level of Taiwan’s democracy, or their evaluation of Taiwan’s industrial prospects were better, or they less willing to go to mainland China for career development, leading to greater trust in Taiwanese officials. This study makes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by combining true-acquaintance contact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to propose the perceived hostility hypothesis for changes in political trust.